查看原文
其他

“60分的父母,才是最好的父母”

糙糙 福建卫生报 2021-10-09
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“福建卫生报”


“什么样的父母,是最好的父母?”


一次国际研讨会上,一众专家学者就此议题,达成共识:


“60分的父母,是最好的父母。”


与会的清华大学教授、作家格非,在某次采访中解释了这个观点:


所谓“60分的父母”,是指既不要对孩子完全不管,关注度也不要超过60%。



显然,绝大部分家长,都无法做到放任不顾。


更多的,是被泛滥的爱所裹挟,像卫星一样360°围着孩子转,却往往用力过猛,失了分寸。


“你只管好好学习,其他的不用操心”

“不准吃汉堡薯条,都是垃圾食品,不健康”

“别学这些没用的技能,对学习没有帮助”


当孩子成为目光中唯一的焦点,极易陷入以爱之名、行控制之实的地步。


一旦拎不清自己究竟过的是谁的人生,不仅容易迷失自我,还会让孩子一心逃离。


今天是儿童节,在这个特殊的节点,我们想与大家聊聊亲子关系中的“留白”艺术。




1


可以包办生活

无法包办命运


在纪实节目《变形记》中,一个叫刘思琦的女孩曾引起网络热议。


她成长于大城市的富裕家庭,父母秉承“富养”的教育理念,几乎包办了她的一切——


“妈妈帮忙穿衣服挽裤腿”

“姑姑帮忙剪指甲”

“连吃饭也要二姨姥喂”


以致于16岁的她,生活无法自理,让观众直呼“巨婴”。



比起生活上的“巨婴”,更可怕的,是思想上的“不断奶”。

一些成年人,总是要求他人处处礼让,一不如意就崩溃跳脚;在做决定时毫无自信,在择校、择业、甚至择偶问题上,都要求父母拿主意……这大多是由于孩童时期被过度呵护,习惯了享用“成品”。

英国教育界有一句名言:“溺爱的双亲应该记住,每件事都替孩子做,不希望孩子做什么事,这是对他有害的。”

无微不至的保护,看似能免于伤害,却也让本该被风雨雕琢的璞玉,在“用进废退”中,渐渐失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该来的阵痛,总要来——别忘了,他们总有一天要离开你的羽翼,独自面对广阔世界的善与恶。



2


亲子之间

理应亲密“有间”


一位母亲,在家中安装了摄像头,只为随时监视一年级的女儿是否按时看书。


她还通过摄像头的对讲功能,冷不丁对女儿喊话:


“坐直一点”

“你在看什么书啊?”

“怎么又在看动画片?”


无独有偶,南京一名14岁少年,也被父亲用摄像头监控。


不过,出于抗拒监控,他选择了报警,却反遭父亲质问——


“你有多少隐私?我是你什么人?”


很多父母眼中的亲子关系,等同于“附属”。孩子的一切动向,必须掌握在手;亲人之间,不必谈隐私与边界。

在他们看来——

“孩子的日记本可以随便翻看”
“进房间不必敲门”
“学校的事情必须事无巨细汇报”
“有权未经过孩子同意,就将其所有物随便送人”

设身处地想想:如果上述情况,发生在成年人的社交场域,你是否会感觉被冒犯?

儿童在幼儿时期已经有了自尊心。正如树苗无法在逼仄的罅隙中伸展枝桠——多一些尊重,少一些禁制,留一些空间,像对待朋友一样,与之平等相处。


这样的自由,或许才是成长所需的土壤。



3


你的理想

并非孩子所想


电视剧《小欢喜》中,有一幕堪称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缩影。


高三学生乔英子想报考南京大学,却遭到母亲宋倩的极力反对。


英子崩溃到要去轻生,她站在河边与母亲对峙时,喊出积蓄已久的怨念:


“你就是想为我好,这都是你想的,可你想过我心里要什么吗?我不是非要去南大,我就是想要逃离你。”



孩子天生就是爱父母的,他们会像完成KPI一样,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。


而将自己塑造成所谓“完美孩子”的同时,也意味着要压制或放弃一部分自我,比如爱玩的天性。


任何一根弦,都有紧绷的限度。超过阈值,物极必反,就会出现裂痕,变成青春期的叛逆,或是日积月累后的情绪崩塌。


格非说,人一生最美好的就是做小孩的阶段,但当时小孩不知道,只有大人知道。迫不及待地让小孩迅速变成人,非常残酷。



所以,父母理应明白——


孩子,不是谁的依附品,也不应该成为父母意志的完美实践者。


撇开一切身份标签,他/她首先是独立的个体,拥有决定人生走向的权利。


与其用私人化的标尺,强作诸多限制,不如给出更多信任与掌声,在必要时提供帮助支持,也不忘适时退居二线,将“方向盘”交予孩子掌握。


正如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、客体关系大师温尼克特所述——


“孩子开始接触社会性的事物,逐步扩大和适应自己的社交圈,此刻父母的角色也需要缓慢的转变,他们应该不断给孩子更大的心理空间。”



无论父母,还是子女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

需要亲自探索

彼此并肩相扶

努力过好生活的当下

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



作者:糙糙/文


编辑:糙糙

审核:黄美辉、朱晓洁



往期推荐:




“如果我走了,请把我的器官和遗体捐献给医疗中心······”听听儿童节里不一样的声音


本土新增11+2!新冠疫苗将收费?端午出行如何防疫?权威解答→


重磅!三孩生育政策来了,还有配套支持措施


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在榕启动,为14岁以下患儿筹集200万元治疗康复金


我今天把话说清楚,电子烟这货不安全,危害比你想的更大······


微信搜一搜福建卫生报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