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60分的父母,才是最好的父母”
“什么样的父母,是最好的父母?”
一次国际研讨会上,一众专家学者就此议题,达成共识:
“60分的父母,是最好的父母。”
与会的清华大学教授、作家格非,在某次采访中解释了这个观点:
所谓“60分的父母”,是指既不要对孩子完全不管,关注度也不要超过60%。
显然,绝大部分家长,都无法做到放任不顾。
更多的,是被泛滥的爱所裹挟,像卫星一样360°围着孩子转,却往往用力过猛,失了分寸。
“你只管好好学习,其他的不用操心”
“不准吃汉堡薯条,都是垃圾食品,不健康”
“别学这些没用的技能,对学习没有帮助”
当孩子成为目光中唯一的焦点,极易陷入以爱之名、行控制之实的地步。
一旦拎不清自己究竟过的是谁的人生,不仅容易迷失自我,还会让孩子一心逃离。
今天是儿童节,在这个特殊的节点,我们想与大家聊聊亲子关系中的“留白”艺术。
1
可以包办生活
无法包办命运
在纪实节目《变形记》中,一个叫刘思琦的女孩曾引起网络热议。
她成长于大城市的富裕家庭,父母秉承“富养”的教育理念,几乎包办了她的一切——
“妈妈帮忙穿衣服挽裤腿”
“姑姑帮忙剪指甲”
“连吃饭也要二姨姥喂”
以致于16岁的她,生活无法自理,让观众直呼“巨婴”。
2
亲子之间
理应亲密“有间”
一位母亲,在家中安装了摄像头,只为随时监视一年级的女儿是否按时看书。
她还通过摄像头的对讲功能,冷不丁对女儿喊话:
“坐直一点”
“你在看什么书啊?”
“怎么又在看动画片?”
无独有偶,南京一名14岁少年,也被父亲用摄像头监控。
不过,出于抗拒监控,他选择了报警,却反遭父亲质问——
3
你的理想
并非孩子所想
电视剧《小欢喜》中,有一幕堪称中国式亲子关系的缩影。
高三学生乔英子想报考南京大学,却遭到母亲宋倩的极力反对。
英子崩溃到要去轻生,她站在河边与母亲对峙时,喊出积蓄已久的怨念:
“你就是想为我好,这都是你想的,可你想过我心里要什么吗?我不是非要去南大,我就是想要逃离你。”
孩子天生就是爱父母的,他们会像完成KPI一样,努力满足父母的期望。
而将自己塑造成所谓“完美孩子”的同时,也意味着要压制或放弃一部分自我,比如爱玩的天性。
任何一根弦,都有紧绷的限度。超过阈值,物极必反,就会出现裂痕,变成青春期的叛逆,或是日积月累后的情绪崩塌。
格非说,人一生最美好的就是做小孩的阶段,但当时小孩不知道,只有大人知道。迫不及待地让小孩迅速变成人,非常残酷。
所以,父母理应明白——
孩子,不是谁的依附品,也不应该成为父母意志的完美实践者。
撇开一切身份标签,他/她首先是独立的个体,拥有决定人生走向的权利。
与其用私人化的标尺,强作诸多限制,不如给出更多信任与掌声,在必要时提供帮助支持,也不忘适时退居二线,将“方向盘”交予孩子掌握。
正如英国著名儿童精神分析学家、客体关系大师温尼克特所述——
“孩子开始接触社会性的事物,逐步扩大和适应自己的社交圈,此刻父母的角色也需要缓慢的转变,他们应该不断给孩子更大的心理空间。”
无论父母,还是子女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
需要亲自探索
彼此并肩相扶
努力过好生活的当下
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
作者:糙糙/文
编辑:糙糙
审核:黄美辉、朱晓洁
“如果我走了,请把我的器官和遗体捐献给医疗中心······”听听儿童节里不一样的声音
本土新增11+2!新冠疫苗将收费?端午出行如何防疫?权威解答→
关爱困境儿童项目在榕启动,为14岁以下患儿筹集200万元治疗康复金
我今天把话说清楚,电子烟这货不安全,危害比你想的更大······